大家已經看出來了,這幾種方法除頭兩個外,越來越遠離“語法-翻譯”的傳統,從“學習記憶”向“交流應用”,逐漸向建立語言思維的方向發展。而在語言學研究上,也同時逐漸形成了一個重要的外語語言學流派,它就叫做S.L.A.(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它的革命勝地是在美國。一場反映新興活躍學術思潮和保守的老牌英國的“語法-翻譯法”傳統禮教之沖突的世界大戰的硝煙,已經彌漫在歐洲的上空和整個世界,一場“世紀之戰”已無法避免。作者: yc8600 時間: 2008-3-25 10:47
學得”-“獲得”之辯
什么是“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第二語言獲得”,為什么說它與“學得”不同?關鍵在“獲得Acquisition”這個字上。“學得”派認為外語靠理性學習,“獲得”派認為語言能力應該是下意識自然獲得的,理性學習不正確,尤其不能實現交流。這一字之爭一直進行到今日。但此概念在進入中國時,居然被學術界翻譯成了“第二語言習得”,恨得我經常口出惡言。啥叫“習”呀?子曰:“學而時習之。” “習”不但是“學”,還是“反復練”。這簡直完全違背了“自然獲得”的初衷。這兩天一直在猶豫怎么能在此文中在談到該理論的中文翻譯時改個名字,但又能讓專業人知道我在指什么就好。周末和母親聊天,她建議我用“悉”字。“獲” 即“悉”嘛,而且和“習”諧音。妙啊!老太太七十多可真不糊涂。在下就叫它“二語悉得論”了。老媽偉大!
前面這些討論,一直是在學習語言方法的“戰略”層面。大家最容易忽略“戰略”而急著進入“戰術”層。而戰術上的偏差和錯誤可以彌補和糾正,戰略上的失誤會導致全盤皆輸。下面這句話是美國西點軍校學員必須背誦的:“Every Battle Is Won or Lost Before It Is Ever Fought.”大家仔細看一下,可以感到自豪了。這是中國古代軍事戰略家孫子的名言。
我們已經明確了“建立英文思維主要是建立英文聲音的思維”這個概念,結合“二語悉得”的理論,再根據母語掌握的規律,可以先明確這一理念:“先聽說,后讀寫。”大家笑了,就這呀!早就聽過這個老生常談(Cliché)了,而且知道母語學習都是這個順序。其實很多人并不真正明白它的含義,也不照著做。它的實際含義是叫你在你學會“聽說”之前,不要急著學“讀寫”。所以本人說得過分一點,把它稱為:“先聽說,不讀寫”。到高階段再說。我把著名語言學家保羅·比斯勒博士(Pimsleur)的關于“閱讀”應實現于“聽說”的語言能力掌握之后的論述給大家參考:“Reading has been defined as "decoding the graphic material to the phonemic patterns of spoken language which have already been mastered when reading is begun." To put it another way, reading consists of coming back to speech through the graphics symbols. In short, meanings reside in the sounds of the spoken language. Speaking a language is the necessary first step to acquiring the ability to read a language with meaning. ------Paul Pimsleur”作者: yc8600 時間: 2008-3-25 10:49
對大多數中國同學而言,主動回避“文字”更十分必要。因為大多數中國同學,只要上到大學程度的,多半是“視覺學習型”(Visual Learning Style)。而“聽覺學習型”(Audio Learning Style)和“動作學習型” (Kinesthetic Learning Style)的同學,一般會被我國這種教育體制淘汰掉。“視覺學習型”的同學,建立英語思維時,很容易受到“文字”的干擾,忍不住看文字,甚至先想一下文字,再過度到含義。成了“聲音”—“字型”—“含義”的路線。應該避免想到字型,直接將“聲音”和“含義”建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