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育嬰網
標題:
揭秘感冒的罪魁禍首
[打印本頁]
作者:
伊健的壞狗狗
時間:
2011-9-25 04:59
標題:
揭秘感冒的罪魁禍首
感冒是一種常見病,以鼻塞、流涕、咽痛、咳嗽、頭痛、惡寒、發熱、全身不適等為主要臨床特征,對日常生活造成很多困擾。對于一些體弱患者,如果不及時治療還可引發一系列疾病。那么引起感冒的原因是什么?
病毒——感冒的罪魁禍首
人體周圍充斥著無數的病毒和細菌,F代醫學認為當人體因受涼、淋雨、過度疲勞等誘發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時,則原已存在于呼吸道的或從外界侵入的病毒、細菌可在體內迅速繁,引起感冒。在眾多元兇中病毒越占90%左右。人們一度認為,只有殺滅病毒,才是治療感冒的根本。但迄今為止還沒有發現一種藥物可以殺死病毒。
病毒是由蛋白質外殼包圍著的核酸(DNA或RNA)組成,而且蛋白質外殼也可以保護參與感染的病毒蛋白質。按照這種描述,病毒似乎更像是化學物質,而不是生物體。但是,病毒進入細胞(感染后被稱為宿主)之后,絕對不是一種沒有活性的物質。它會脫去外殼,暴露出基因,引導細胞自身的復制體系復制入侵者的DNA或RNA,并且根據病毒核酸的指令,制造更多的病毒蛋白質。新制造的病毒片段組合起來,接著,就出現了更多的病毒,它們也可以繼續感染其它細胞。所以要殺死病毒,除非將我們的人體細胞一同殺死。
抗病毒藥物——病毒的克星
隨著對病毒的認識和了解,人們發現病毒要浸染細胞,主要有吸附、侵入和脫殼、核酸的復制、蛋白質衣殼合成、裝配包裝、釋放子代病毒這幾個必要過程。阻礙任何一個環節都可以有效控制病毒的復制、傳播。
如果病毒不能進入細胞,或者在核酸復制、衣殼合成等階段出現問題,都將導致病毒無法釋放出子代病毒、引起疾病。因此抗病毒藥物的作用一般都是在幾個階段上阻斷病毒侵染細胞、或復制的過程。
比如說抗病毒藥三環癸胺(Amantadine)也叫金剛烷胺就是可以阻斷病毒蛋白的加工制造,而Relenza和Tamiflu(達菲)則是阻止病毒從細胞中“出芽”即“釋放”這一過程。此外還有現在我們所熟知的金剛烷胺。
金剛烷胺是目前應用最廣范的抗病毒藥物,大多被制成復方制劑。國內首個含金剛烷胺的抗感冒藥物為海南亞洲制藥生產的快克牌復方氨酚烷胺膠囊。海南亞洲制藥也是復方氨酚烷胺處方的起草者和藥品標準制定的參與者。
起先,金剛烷胺被作為治療帕金森藥物綜合征的藥物,20世紀60年代發現金剛烷胺可阻止RNA病毒穿透宿主細胞。如果病毒已穿透宿主細胞,還能阻止病毒的脫殼和釋放核酸,干擾病毒的早期復制。此外,尚可封閉宿主細胞膜上的病毒通道,阻止病毒穿入人體細胞。
在組織培養中,金剛烷胺能防止黏液病毒、副黏液病毒的感染,對體外彈狀病毒也有效。后在臨床上發現其對A型流感病毒有作用。幾乎所有最新的天然流感A型病毒對本藥都敏感。金剛烷胺對亞洲A型流感病毒有抑制活性,使病毒增殖受到抑制,對已發病者及時用藥也有效,可使患者在24h內體溫下降,約36h內癥狀明顯減輕。
擊破預言——感冒吃不吃藥都得一個星期
在抗病毒藥物發現以前,人們一度認為“感冒吃不吃藥都得一個星期”。這是因為在沒有發現抗病毒藥物之前,治療感冒的大多采用一些緩解癥狀的藥物。就好比一個漏水的水管,水柱四射,卻沒有一個很好的堵住水管的方法,除非水管自己修復好,否則外部的工作就得一直做下去。這就是前期的抗感冒藥物。只要身體內部,病毒熱源一直在不斷發熱,制造癥狀就需要一直服用抗感冒藥藥物緩解癥狀。
而抗病毒藥物,因為可以阻礙病毒的復制,就好比減小了水柱的力度,降低了水管自然修復的阻力。在感冒早期,越早服用抗病毒的藥物,對水管的修復越有幫助,從而達到縮短感冒病程的目的,也打破了“感冒吃不吃藥都得一個星期”的預言。
治療感冒準則——早發現,早治療;抗病毒,治感冒
心肌炎,腦膜炎等疾病比起來,感冒經常不被人們所重視,殊不知“感冒乃百病之源”。如不及時醫治,感冒可能會引發細菌感染,便可能導致鼻炎,肺炎,心肌炎,腦膜炎,中耳炎等疾病。
在治療感冒的時候,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習慣,每當感冒、咳嗽、嗓子痛時,就開始服用抗生素藥物來治療,因為它的效果確實是看得見的。事實上感冒90%為病毒引起,抗生素對各種病毒性感染并無療效,對麻疹、腮腺炎、傷風、流感等患者給予抗生素治療是無害無益的。在臨床上除能肯定為細菌感染者外,一般不應采用抗生素,而濫用抗生素的后果,將導致未來我們“無藥可用”。而目前大多數人,還不了解感冒可及時給予抗病毒藥物治療來縮短感冒病程。
歡迎光臨 中國育嬰網 (http://www.mmmmmovie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