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己覺得下面這篇文章很有可讀性,所以轉給沒有看過的JMS,看過的JM也可以再從新溫習一下,呵呵,希望給大家帶來好孕。
在理論上來說,是很容易確定的,那就是下次月經前的14天!
基礎體溫(BBT),正常女性的基礎體溫以PL日為分界點,呈現前低后高的狀態,即雙相體溫。
對溫度中樞起作用的激素,最主要是孕激素。因此,體溫曲線的走向,大致反映了孕激素的波動。在排卵前,孕激素主要由腎上腺分泌,量很小,所以體溫曲線呈低溫狀態,排卵后,卵子排出的地方變成黃體,黃體分泌大量的孕激素和雌激素,為受精卵著床作準備,于是體溫急劇上升,呈高溫態勢。 這就是JMM夢寐以求的典型的雙相體溫!
從BBT的走向上,你自己就能夠看出許多問題:
1、判斷黃體功能:當高溫比低溫高出0.3-0.5度以上,高溫天數保持12天,從低溫爬升到高溫很快,在高溫區的體溫不是上下激烈波動,說明黃體功能很正常!而不符合上述條件之一的,就說明黃體功能存在著問題。
體溫曲線最常見的有三種類型: 1.典型的雙向型體溫:在PL后,黃體分泌孕激素,體溫迅速上升0.3-0.5度,并持續至下次月經來潮前才下降; 2.黃體功能異常的雙相體溫:a,體溫上升緩慢,b,體溫升高的幅度不足,c,黃體期不足12天,d,月經來潮后,體溫仍持續在比較高的水平; 3.單相型體溫 無PL的月經周期,缺乏孕激素,體溫雖有波動,但無持續性的升溫。
什么叫黃體功能異常:主要有以下二種表現: 1黃體功能不足:有PL但黃體發育不良,過早衰退,分泌激素不足,有時不能維持子宮內膜,引起不規則脫落而出血;經常出現在經前數日少量陰道出血,基礎體溫測定高溫期小于12天,或者體溫上升幅度小于0.5度,或者黃體期體溫波動大,內膜檢查為腺體分泌不良;2黃體萎縮不全:雖然黃體發育良好,但萎縮過程延長,雌,孕激素不能如期撤退,子宮內膜不規則脫落,使出血期期延長,有時經期延長可達10余天,基礎體溫下降緩慢,甚至月經期還維持著高溫。如果在月經期第5-6天取內膜檢查則似有腺體分泌現象存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