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后產婦身體的其他系統也有變化,最明顯的就是乳房的變化。乳房的主要變化是泌乳,分娩后2~3天乳房增大,逐漸變堅實,局部溫度增高,開始分泌乳汁。產后,乳腺的發育和分泌直接受內分泌的控制,間接受高級神經中樞的調節。妊娠期間卵巢和胎盤所產生的雌激素,刺激乳腺的導管系統生長,孕激素刺激乳腺的腺泡生長,雌激素和孕激素有抑制腦下垂體前葉所產生的生乳素的作用,故在孕期乳房不分泌乳汁。但分娩后由于雌、孕激素水平驟然下降,垂體分泌的生乳素水平增高,促使腺泡分泌乳汁,催產素促使導管壁肌細胞收縮將乳汁推進至乳頭。開始授乳后,由于嬰兒的不斷吸吮,刺激乳頭神經,傳達至大腦,進一步促使生乳素分泌增加,因而產婦就不斷地產生乳汁。
乳汁的分泌還與產婦的營養、睡眠、情緒和健康狀況密切相關。因此,產婦要注意休息、睡眠和飲食,避免精神刺激。
此外,血液及循環系統在產后也發生變化,妊娠期血容量增加,于產后2~3周恢復至未孕狀態。但在產后最初3日內,由于子宮收縮縮復,胎盤循環不復存在,大量血液從子宮涌入體循環,加之妊娠期間過多組織間液的回吸收,使血容量增加15%~25%,特別是在產后24小時內使心臟負擔加重,患心臟病的產婦此時極易發生心力衰竭。
產后1~2日內產婦常感到口渴,喜進流食或半流食,食欲欠佳,以后逐漸會好轉。產褥期間產婦臥床時間多,缺少運動,腹直肌和盆底肌松弛,加之腸蠕動減弱,容易發生便秘。
產婦在妊娠期間體內潴留多量的水分,需在產褥早期主要經腎排出,故產后最初幾日的尿量增多。在分娩過程中,由于膀胱受壓致使黏膜水腫充血及肌張力降低,以及會陰傷口疼痛、不習慣臥床排尿等原因易發生尿潴留。
不哺乳的產婦通常在產后6~10周月經恢復,平均在產后10周左右恢復排卵。哺乳產婦的月經恢復會延遲,也有的產婦在哺乳期一直月經不來潮,平均產后4~6個月恢復排卵。產后較晚恢復月經者,首次月經來潮前多有排卵,所以哺乳產婦未見月經來潮也有受孕的可能。
孕婦在妊娠期出現下腹正中線色素沉著,在產褥期會逐漸消退。由于腹壁長期受妊娠子宮膨脹的影響,使彈力纖維增生、斷裂,妊娠紋呈紫紅色,產褥期后會逐漸變為永久性的白色妊娠紋。分娩后腹壁變松弛,彈力纖維斷裂,腹直肌呈不同程度分離,腹壁緊張度恢復一般約需6~8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