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女人中的絕大多數都是外來者,因而有“深圳女人都是相似的”一說,文化的多元在這里被“深圳特色”所同化,基本一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深圳女人的“累”在全國是首屈一指的。與此對照,廣州女人就不一樣了。
沒有哪個城市的女人活得像深圳女人這般累。起初,她們帶著簡單的行李來到深圳,以為可以在這個前沿開放的城市賺點錢,找一個好男人相依為命,成就一樁穩定的婚姻。到了深圳才發現她們面對的是一個充滿競爭,也充滿誘惑的市場,這個市場鐵面無情,翻臉不認人,絕不會因為你是女人而對你心慈心軟,誰要不能成為強者,誰就會被毫不留情地淘汰出局。這使得深圳女人不得不隨時處于緊張的備戰狀態,她們獨自承擔工作和生活的壓力,經常沒日沒夜地加班,每天吃難以下咽的盒飯,有時在夜歸時還會遭遇打劫,如果失業了,來不及傷心,就得拿著簡歷四處奔波尋找新的工作。如此奔波勞累,她們大多數臉色晦暗、憔悴。
她們的收入倒不低,但是得租房或者買房讓自己有個休憩之地;得買衣服和化妝品把自己包裝得光鮮干練;有時又要去野營攀巖潛水以便讓自己有格調,這樣算下來就所剩無幾了,時常還會入不敷出。可是老家的親朋好友卻以為她們在這個城市活得很風光,三天兩頭打電話向她們借錢,有時拉不下面子,也會借出去一些。結果,熬到三十歲,她們最值錢的也就是衣柜里的那幾件名牌衣服。
“當男人走投無路時,他會離婚;當女人走投無路時,她會結婚。”可是在深圳,一個女人走投無路時,想利用結婚讓自己柳暗花明都很難。深圳是一座“陰性城市”,女多男少,比例失調,深圳的男人因此都被寵壞了,他們不愿意承擔責任,晚婚的居多,他們要談很多的戀愛,談累了,談不動了才結婚。在深圳,即使一個五十歲的老男人,只要他有錢,他在征婚廣告上也敢明目張膽地要找一個二十歲的小姑娘,而且還要求對方“無性經歷”可見要在這個城市找一個值得托付終身的男人是多么的難。
我有一位深圳女友,三十多歲,孑然一身,曾經談過好幾次戀愛,可是沒有一個男人愿意承擔起婚姻的責任。她經常咬牙切齒地說:“在這個城市讓女人感到貼心的絕不會是男人,而是帶凹槽、防側漏、又干又爽的衛生巾。”?
在深圳女人眼里,深圳這座高樓林立、時尚前沿的城市就像一個男人,他英俊、年輕、健康、鮮活、自信、堅毅、富有,他是她們的夢中情人,誰都想嫁給他,想把青春、美貌、肉體獻給他,希望能跟他白頭偕老、一生一世,可惜他有一顆極其冷酷的心,他對所有傾慕他的女人都不拒絕、不關心、不承諾、不負責,他任由這些瘋狂愛著他的女人們在他懷里自生自滅、飄零無依、苦不堪言、累不堪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