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82|回復: 5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父親帶孩子有利家庭和諧?

          [復制鏈接]

          0

          主題

          184

          帖子

          0

          積分

          新生兒

          積分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于 2008-12-5 09:16: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雖然在孩子的嬰幼兒時期,生活照料仍然以妻子為主,但是上海新生代父親養育孩子的參與度和科學性已經明顯高于他們的父輩,所以,86%的上海妻子給丈夫“為人父”的答卷打出了“滿意”的高分,該數據來自上海社科院家庭研究中心今天公布的一份父親參與研究的報告,該研究在上海抽樣調查了892個家庭,合計共有1752個父母樣本,其中市區家庭占68%,郊縣占32%。
          轉載媽媽爲主題的好帖子——與你共享人生魅力、友情知心

          0

          主題

          184

          帖子

          0

          積分

          新生兒

          積分
          0
          2#
           樓主| 發表于 2008-12-5 09:17:43 | 只看該作者
           近半新爸爸會換尿布

            從得知妻子懷孕的第二天開始,李泰(化名)就包下了全部家務,早晨6點起床,去菜場買當天新鮮的菜,晚上回家做飯,吃了晚飯陪太太散步,美其名曰“遛大肚皮”。孕婦的腿容易抽筋,李泰經常幫妻子按摩。他專門買了胎心儀聽寶寶的心跳,還三天兩頭對著妻子的肚子說話,進行胎教。像李泰這樣的丈夫在上海越來越多,他們不僅從妻子懷孕開始就努力進入“父親角色”,而且當孩子誕生以后,他們也積極參與到照料和教育孩子的事務中去。

            這次調查顯示,在“給孩子準備膳食/喂食”、“半夜起夜照顧孩子”做得很少的父親只占12%和14%;“帶孩子看病/打預防針/護理/陪伴”方面更是絕大部分父親都在場;即使是“換尿布/尿片”、“給孩子洗澡”這樣在傳統上被界定為“女人活”的也有近半父親參與。

            研究負責人、上海社科院家庭研究中心主任徐安琪表示,值得注意的是,郊縣父親在孕檢、喂養、陪孩子看病方面做得更好,這可能和城市父親工作壓力大,時間安排不如郊縣父親自由有關。而城市父親在與孩子溝通互動方面做得更多,高學歷父親在陪伴妻子和養育孩子方面參與度更大,而且更樂意用寬松平等的方式和孩子溝通。
          轉載媽媽爲主題的好帖子——與你共享人生魅力、友情知心

          0

          主題

          184

          帖子

          0

          積分

          新生兒

          積分
          0
          3#
           樓主| 發表于 2008-12-5 09:18:06 | 只看該作者
           孩子讓男人更有責任感

            這次調查最新發現:許多父親反映,參與養育孩子,對其自身有很大的好處——包括責任感增強、更加成熟自信、激勵自己進取和成功、變得更富有愛心等。

            35歲的趙先生有個3歲的兒子:“每天下班后陪孩子玩游戲是我最快樂的時光,用胡子扎扎他,被他親熱地叫著"爸爸",感受他崇拜的目光,讓我覺得挺有成就感的。帶兒子出去,別人稱贊兒子聰明懂禮貌的時候,我也覺得很自豪,"養不教,父之過",不生就算了,生下來就有教好他的責任!

            徐安琪主任說,相對而言,父親適當參與照料教育孩子,反而給他們帶來更多正面影響,如為人父母的喜悅自豪、被孩子需要的價值感、和孩子一起游戲變年輕、孩子帶來的幸福感等。而且大部分被調查的父親表示,撫育孩子令他們增強了責任感、變得更加成熟自信、變得更加富有愛心、有利于他們激勵自己取得成功。
          轉載媽媽爲主題的好帖子——與你共享人生魅力、友情知心

          0

          主題

          184

          帖子

          0

          積分

          新生兒

          積分
          0
          4#
           樓主| 發表于 2008-12-5 09:18:33 | 只看該作者
           專家建議設立“父親假”

            這次調查顯示,妻子生產時仍有19%的市區丈夫和6%的郊縣丈夫未能在醫院陪伴,從孩子降生到滿月期間,32%的市區丈夫和24%的郊縣丈夫未請一天假。工作忙、請假難成為一些父親育兒缺位的主要外因。大多數父親表示“我很想多陪陪孩子,但工作太忙很少有時間”,因此,約2/3的父親贊成父親也應該有產假。從全國范圍看,女性生育后,各地男方護理假時間差別較大,上海晚婚女性的配偶所享受的晚育護理假最少,僅為3天,最多的是河南,長達一個月。

            目前,不少國家的父親可以利用三種形式的假期來照顧年幼的孩子,如父親假、育兒假以及在孩子有突發狀況時的臨時假期。父親假是專門準許給父親的,通常從孩子出生后開始,與母親假同時實行。

            徐安琪主任表示,倡導父親休育兒假,鼓勵男性盡早進入撫育孩子的家庭角色,有利于實現夫妻角色平等,對孩子獲得父愛、夫妻增添恩愛和密切父子關系也有良好促進作用。
          轉載媽媽爲主題的好帖子——與你共享人生魅力、友情知心

          0

          主題

          184

          帖子

          0

          積分

          新生兒

          積分
          0
          5#
           樓主| 發表于 2008-12-5 09:24:37 | 只看該作者
          “女性暴力”影響下一代

            幾年前一部韓國電影《我的野蠻女友》讓不少女人競相學習,最近我看到一些媽媽交流她們幼兒園孩子的活動日志,發現女娃兒的暴力行為十分普遍,被趣味地冠之以“女子別動隊”。




            所謂“女性暴力”是指從手勢、語言到肢體沖突的張揚、粗糙、施暴行為都算在內,我們社會普遍存在女性粗暴表達形態。而當女性能夠經濟自主甚至超越男性的時候,頤指氣使的態度從家庭到單位都可以看到;而一胎化導致“把女兒當兒子養”的現象,使得女孩很難內化成為一個端秀、達理的女性;加之成年男女特別是夫妻之間的人際交流,多是粗魯無禮,孩子能學到什么好榜樣呢?再看今日社會人與人之間交往,盡是相互擠壓,個個焦慮形于外,又能有什么氣質修養可身教給孩子看呢?

            于是,女人沒文化的,扯著尖銳或粗啞的嗓門兒,連珠炮地說話也罷,卻也總是看到都會里女性話語嘈雜或粗聲粗氣地交流,絕少能有輕聲細語、富磁性的嗓音讓人安靜平和的。因此,我們能不正視“女性暴力”對文明社會的長遠影響嗎?
          轉載媽媽爲主題的好帖子——與你共享人生魅力、友情知心

          0

          主題

          184

          帖子

          0

          積分

          新生兒

          積分
          0
          6#
           樓主| 發表于 2008-12-5 09:24:57 | 只看該作者
            特別是女性承擔了教育苗子的連續責任,從家庭到中小學乃至于大眾傳播教育等,女性都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譬如在某教育系統里,女老師和幼兒母親通過自制孩子玩具以及交流教材的“手工會”學習模式,無形中讓自己回到童年期,重新感受一個小生命,然后跟孩子形成完全平等的互動生態。此時她們大多是安靜的,能做到輕言細語、傾聽和說好話,絕沒有命令、吼叫、打罵、貶損等等傷害孩子的言行。

            孩子漸漸地有樣學樣,時時記得感恩,也總是看到別人的優點,贊美別人,進而形成自律、自信、自在的性格,這不正是我們希望看到的下一代嗎?顯然女性責無旁貸地從提高自身修養開始,“女性暴力”就不會日趨嚴重,更多地學習和自省的女性一定能造就不一樣的后代。
          轉載媽媽爲主題的好帖子——與你共享人生魅力、友情知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