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一個高溫多濕的季節,不但導致了人體免疫力的普遍降低,更為病毒、細菌的大量繁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寶寶作為機體發育不完善,缺乏自理能力的特殊群體,在這個特殊的季節總是“倍受欺負”。據兒童健康專業網站——兒童健康之家(www.honzbaby.com)的專家介紹,夏季是兒童疾病高發期,其中尤以腹瀉、中暑、感冒最為頻繁,嚴重影響到兒童健康。下面就這健康“三宗罪”做一些介紹,及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預防、治療方法,希望能減少媽媽們一些憂慮。 第一宗罪:腹瀉 由此可見,兒童腹瀉原因復雜,但市面上大多數兒童止瀉藥只針對某一類腹瀉,因此家長可優選適用癥更廣泛的藥物。例如新上市的度來林,就是一款專治兒童腹瀉的止瀉藥,能夠治療兒童受涼腹瀉、兒童食物性腹瀉、兒童季節性腹瀉等多種腹瀉,具有快速收斂止瀉、促進消化、優化兒童營養結構的功效。在用藥基礎上,家長可再配合一些輔治手段,更有利于病情的快速好轉和病后身體的恢復,如少量多次給寶寶服用溫鹽開水和紅糖米湯等。 預防手段 1.注意衛生,寶寶的餐具、食物要單獨存放,要有防塵和防蠅設備,內室要保持干燥,衛生間等濕區要經常性地消毒,果皮食品屑等扔垃圾桶前用袋子密封好等等。 2.對于冷食冷飲一定要有節控,應少量進食,而且盡量不要在早晨和晚上進食。 3.空調溫度不能過低,以27℃-28℃為宜,寶寶房間盡量不要開空調,可以通過隔壁的房間開空調降溫,另外在擺放一臺對著墻面吹的風扇,形成流動的空氣。 治療方法 遇上兒童中暑時萬不可驚慌,先將兒童移至陰涼處褪去衣物,同時打開電風扇或空調,以便盡快散熱。與此同時,采用一些常規有效的物理降溫方法,如用濕涼毛巾冷敷兒童頭部,或用溫水擦拭身體,一般都能達到降溫解暑的效果。待兒童意識清醒后可讓其飲服綠豆湯或淡鹽水等解暑,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以上物理手段不足以降溫解暑時,千萬不能亂服退熱解暑藥,否則會加重病情,正確的做法應該趕緊將兒童送往醫院急診。 1.合理安排兒童作息時間,保證一定量的午休時間,外出盡量避免在中午和下午兩點前。飲食宜清淡,多喝些綠豆湯和淡鹽開水,每天勤洗澡、擦身。 2.如要帶上寶寶外出活動,一定要帶上防暑工具,如遮陽傘、太陽帽、太陽鏡等,最好不要讓寶寶在太陽下長時曝曬,注意到陰涼處休息。 第三宗罪:感冒 有人認為夏季不會感冒,其實不然。夏季感冒在中醫上又稱為暑濕感冒,與冬天的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不一樣,暑濕感冒是因為夏季悶熱、濕度較大,同時又貪涼,比如吃冷飲、吹空調等導致的。兒童怕熱,太熱易煩躁不安、易中暑,所以就需要一定的降溫環境,而此時若降溫不當,敏感脆弱的體質就容易患上感冒。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感冒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可誘發其它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所以需要及時給予治療。 治療方法 有的媽媽在寶寶感冒后習慣性地給寶寶輸液。其實這樣并不可取,因為寶寶還處于發育階段,用藥的指導原則是能吃藥的不打針,能打針的不輸液,因為輸液有時會產生副作用。所以不妨先給寶寶服用板藍根沖劑,或者是銀花、連翹、生地等熬制成的湯藥。 預防手段 2.注意室內通風、保持室內干燥,此外寶寶應經常在陰涼處休息,但是室內溫度又不可太低。 3.多給寶寶喂些淡鹽開水,常用溫水給寶寶洗澡。 來源:中國育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