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牟平區周女士生下7斤多大胖小子,心里甭提多美了。可哺乳才2個多月,29歲的她卻不得不面對切掉乳房的殘酷現實,因為她被查出患了乳腺癌。看著才2個多月大的兒子因自己治病將不能吃到母乳,周女士的心里痛苦不堪。
前兩天,周女士感覺右側乳房疼痛,婆婆說,可能是擠奶了,在哺乳婦女中比較常見。可細心的周女士不放心,還是到煙臺山醫院做了檢查。專家最后告知她:“確診是乳腺癌,乳腺鈣化點大面積彌散,而且發展很快,需要盡快切除乳房。”
這一消息無疑是晴天霹靂,讓周女士的幸福生活一下子被陰霾籠罩。才29歲就要切除乳房,這讓年紀輕輕的周女士無法面對現實,尤其讓她痛苦的是,因為要治病,她無法再給兒子哺乳。
主治大夫鞏建國告訴記者:“周女士的惡性腫瘤存在已久,如果婚前的檢查做得全面一點就可能早點發現,及時確診治療。現在腫瘤病變速度伴隨哺乳期發展很快,不及時手術,后果不堪設想……3年前,如果在門診中一個月查出三四個乳腺癌病人,算比較多了,可現在發病人數明顯增多,有時候一星期就能查出五六個。近幾年來,乳腺癌開始向低齡化發展,其中不乏許多年輕媽媽甚至懷孕婦女。”專家建議:
“不管良性還是惡性,孕育前的準媽媽都應進行一次乳腺體檢。”專家介紹:孕婦、哺乳期婦女一旦患乳腺癌,病變擴散轉移早,病情進展快,治療效果差。現在不少女性都依賴于單位一年一次的體檢,有的連一年一次體檢也不能保證,等身體出現不適狀況才想到求醫,這樣往往容易貽誤病情。女性平時也可以進行自我檢查,如發現乳房形態改變,或有腫塊、硬結、乳頭滲液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