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兒童都有其先天的遺傳和生物基礎,兒童個體的發展會受到其生物因素的影響而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制約著兒童發展的可塑性。兒童又是一個社會的個體,從自然人發展到社會人的過程就是其社會性特征逐步顯現成長、成熟的過程,教育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挖掘兒童的社會性潛能,使其與其它心理特征或行為方式相輔相成、和諧發展。
一、社會性的界定 社會性是指由人的社會存在所獲得的一切特征,符合社會規范的典型行為方式。它所揭示的是兒童個體社會化過程中典型的行為方式。例如:能夠愉快的與他人分享、合作;對他人的權利或做法給予適當的評價;能從較遠的目標對問題進行思考,并做出合理的判斷;以客觀、公正的態度處理問題,不以自我為中心等等。 二、區域活動中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幼兒的社會性特征總是在與一定的社會環境的相互作用之中而得到發展的。區域活動就如一個小小的社會形式,營造了寬松、自然的活動氛圍。其中,幼兒在與環境、教師、同伴的交往中,獲得一些社會性的認知,形成典型的行為方式。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區域活動這一活動形式,引導幼兒主動發展,發展幼兒健康的社會認知系統,從而使得幼兒的社會性發展得以良性循環,應該引起教育者的關注與重視。 (一)環境創設激發幼兒社會性發展 區域活動的開展必須以一定的環境創設作為依托,幼兒在一定的環境影響下產生興趣、靈感,進而獲得發展。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教師在環境的創設、條件的提供方面占了相當大的角色,容易忽略幼兒參與的作用。創設的環境最終還是作用于幼兒,幼兒從懵懂無知的自然人發展到有一定想法、見解、判斷能力的社會人的成長過程,也離不開環境因素的陶冶與滲透。沒有興趣的學習、被動的參與顯然是沒有實效和毫無意義可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