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美兩國幼兒園科學課程差異及啟示

          2008-10-31 23:35| 發布者: babylead| 評論: 0|原作者: webmaster |來自: 本站原創

          (四川省成都市四川教育學院科研處 岳訓濤)

              科學教育與科學的發展幾乎是同步的。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以及教育的變革,科學教育已從傳統的學科教育向現代科學教育轉變,產生了現代科學教育的新概念。同樣幼兒園教育中也出現了幼兒科學教育的概念。1998年實施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按照幼兒學習活動的范疇把幼兒園課程相對劃分為健康、社會、科學、語言、藝術等五個方面,并對科學課程的目標,教育要求和指導要點作了詳細的規定。無獨有偶,美國歷來把培養科技人才,尤其是培養高科技人才看作是促進經濟發展、進行經濟競爭的重要條件,因此,他們也非常重視兒童早期的科學教育。但中美兩國的幼兒園科學課程在科學教育概念的內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等都存在相當的差異。

              在我國,科學主要是指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的知識體系。而美國的科學概念包括三大領域:(1)科學探索過程的技能;(2)科學知識;(3)科學的態度與價值觀,認為從事科學活動應該持有態度與價值觀主要包括如下六個方面:真實(truth)、自由(freedom)、質疑(skepticism)、獨創性(originality)、順序(order)、交流(communication)。由于對科學概念內涵理解的不同,使得中美兩國幼兒科學教育的側重點產生了明顯的差異。美國的科學教育十分重視培養幼兒的探索能力,同樣是教幼兒認識植物的生長,我國的教師習慣于通過幼兒的日常觀察和經驗,告訴他們植物生長需要陽光、水分和肥料。而美國的教師則偏向讓幼兒親自參加比較嚴格的實驗過程,即給幼兒提供同種、同樣大小的兩盆植物,讓他們把其中一盆放在陽光下,一盆放在暗室,其他條件一致,貼好標簽,注意觀察和記錄其植物的生長變化。以此類推,一次變化一個變量,最后引導幼兒概括出植物生長的條件。可見,這種科學教育超越單純的知識傳授,更重視讓幼兒掌握科學探索技能和培養幼兒的科學態度、科學精神、科學思維。

              我國幼兒園科學課程目標是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發展認識能力:包括喜歡觀察,樂于動手動腦、發現和解決問題;理解生活中的簡單數學關系,能用簡單的分類、比較、推理等探索事物;愿意與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適應的方式表達各自的發現,并相互交流;喜愛動植物,親近大自然,關心周圍的生活環境。美國的科學教育設置特殊目標與一般目標,前者包括促進幼兒認知情感心理,原動力的發展,其中認知發展的具體任務是促進幼兒的感知、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等六級認知能力發展,情感發展的具體任務是引發幼兒對周圍世界積極的情緒反應,使他們獲得對科學和教育的積極態度。其一般目標則是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批判性、思維良好的個人品德表現以及拓寬的職業意識與性別角色。

          1234下一頁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