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收集數據以來,日本公民人數去年出現有紀錄以來最快下降,這給日本的社會保障體系和日益萎縮的勞動力市場平添了更多壓力。 日本內務省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1日的一年內,不計在日本居住的外國人,日本人口總數降至約1.2156億,較上年減少86萬。這是該項統計連續15年出現人口下降,同時也創下了1968年有統計以來的最大跌幅。 即便在這一年里,在日居住的外國人數量增長了11%,首次達到300萬,但依然不足以彌補日本人口的下滑態勢。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1日,包括外國人在內的日本總人口為1.24885億人,比上一年減少約53萬人。也就是說,一年內減少了相當于日本兵庫縣姬路市規模的人口。 受新冠疫情影響,自2021年起在日的外國人數據曾一度出現減少,但自2023年將新冠病毒下調至《傳染病法》規定的“5類”之后,外國人數量已重新有所增加。 人口急劇減少給日本帶來了勞動力短缺等多重挑戰。雖然日本的失業率一直低于3%,是發達國家中失業率最低的國家,但許多企業都面臨著嚴重的人力短缺問題。 東京商工調查公司(Teikoku Databank)的一份報告顯示,2023年日本預計有創紀錄的260家公司,因無法找到足夠的工人來維持運營而破產。 日本政府本月11日公布的2024版勞動經濟白皮書概要也指出,受人口減少和老齡化的影響,人手短缺的情況可能會長期持續,特別是在護理、零售和服務領域。 人口挑戰加劇 盡管最新數據顯示,日本勞動適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幾乎與前一年持平——因為越來越多的外國工人填補了這一缺口,但如果沒有足夠的結構性支持,日本能否繼續以同樣的速度容納外來人口的流入,還是個未知數。目前,日本15-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的59.71%。 另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是日本國家社會保障體系所面臨的壓力,因為越來越少的納稅人,卻要養活越來越多的老年人。 根據日本經濟學家Takero Doi在2018年的預估,到2040年,日本的稅收和社保收入預計將減少約10%,這可能會使日本如何為不斷擴大的社會保障支出提供資金,變得更加復雜。 日本民間組織“人口戰略會議”今年4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由于人口減少問題嚴重,日本全國744個市區町村面臨消失風險,占該國市區町村總數40%以上。 日本媒體和專家指出,一直以來,日本地方政府的人口數量統計過度依賴外來人口引入,人口出生率低、少子化嚴重的問題未從根本上解決,導致日本人口持續減少。 日本政府今年2月還曾召開經濟財政咨詢會議,討論過如何在人口減少的形勢下促進經濟發展。內閣府出示估算結果,若人口減少對策未取得充分進展,到2060年日本國民人均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可能在美英德法等8個主要發達國家中墊底。首相岸田文雄當時在會上表示,力爭最晚到人口全面減少的2030年,實施必要的制度改革。 據日本內閣府統計,2020年日本人均實際GDP為4.1萬美元,在上述八國中位列第六。雖然低于第三和第五的美國(5.9萬美元)和德國(4.8萬美元),但在英國(4萬美元)和法國(4萬美元)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