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全北特別自治道南原市發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涉及多所學校,出現了超過1000名疑似食物中毒的患者。 據韓聯社報道,南原市政府透露稱,截止到6日下午1時,該地區小學、初中、高中的疑似食物中毒患者暫時統計為1024人。據報道,2日上午南原市有15所學校發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患者最初為160多人,包括學生及教職工在內的患者出現嘔吐、發熱、腹瀉、腹痛等癥狀。隨后,在短短數天時間里,患者增加了近1000人,涉及的學校數量也從15所擴大到24所。 據韓國《全北中央新聞》報道,南原市3日啟動災難安全對策本部,由南原市長擔任部長,并承諾全力應對“傳染病”,盡最大努力防止食物中毒進一步擴散。南原市當局表示,這24所學校的學生和教職工在食用學校分發的泡菜后出現食物中毒癥狀,大部分患者癥狀較輕,無需住院治療,不過也有部分人的情況嚴重。 報道稱,相關機構在患者、環境樣本和一些定期送到學校的泡菜中,都檢測出諾如病毒。政府正在分析食材中的諾如病毒是否與患者身上出現的諾如病毒一致,分析結果需要至少等待2周。 韓媒稱,諾如病毒導致的食物中毒是韓國最常見的傳染病之一。據了解,諾如病毒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和快速的傳播能力,可通過食物、水、密切接觸甚至是呼吸道傳播,潛伏期通常為12至28小時,感染后易導致急性胃腸炎。 對于給事發24所學校提供泡菜的供貨公司,南原市政府暫停了其所有產品的生產、流通和銷售流程。韓媒稱,涉事公司也在主動召回已經售出的產品,目前政府暫未公布該公司的名稱。 《全北中央新聞》稱,由于此次事件,全北地區家長的不安感大幅增加。今年5月,該地區全州市一所小學的132名學生和5名教職員工等出現了腹瀉、發熱、腹痛、嘔吐等疑似集體食物中毒癥狀。當時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從學生和烹飪人員身上檢測出了致病性大腸桿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