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公布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多項鼓勵生育措施,包括向每名在香港出生而其父或母為香港永久性居民的新生嬰兒發放2萬元(港幣,下同)現金獎勵,政策為期3年。 李家超表示,香港出生率持續處于低水平,香港夫婦平均子女數目下降至2022年的0.9名新低點。同時,香港是全球最長壽的地區之一,65歲及以上長者占全港人口比例,將在未來10年內由兩成攀升至近三分之一。他認為,面對出生率持續處于低水平,特區政府必須有政策導向,鼓勵生育。 他公布,特區政府將向每名于10月25日起在香港出生而其父或母為香港永久性居民的新生嬰兒發放2萬元現金獎勵,政策為期3年,之后再作檢討。特區政府也將提高與居所有關的稅項扣除最高限額,2024-2025課稅年度起,如納稅人與在10月25日或之后首個出生的子女同住,其“居所貸款利息扣除”或“住宅租金稅項扣除”的最高限額,將由10萬元提高兩成至12萬元,直至該名同住子女滿18歲為止。 香港房屋委員會將推出“家有初生優先選樓計劃”和“家有初生優先配屋計劃”,增加新生嬰兒家庭成功購買資助出售單位的機會,加快新生嬰兒家庭的公屋申請獲編配公屋。 此外,特區政府還公布其他多種支援措施,如加強支援在職家庭育兒,同時釋放家庭勞動力,具體措施包括增加在職家庭津貼、增加幼兒中心名額和津貼、推展學前兒童課余托管服務至全港、加強“社區保姆”服務等。 李家超表示,培育子女可能為父母帶來新挑戰,包括子女教育和夫妻關系。特區政府明年下半年推出全新為期5年的家庭教育推廣計劃,整合現行相關計劃并把每年資助金額增至800萬元,支持民間推行家庭教育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