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自信并非遺傳而來,須經過后天的培養。在培養孩子的自信時,要關注易被常人所忽略的一些生活細節。 *在寶寶2—3個月剛剛學會微笑時,你就應該對他發出的每一次微笑都報以同樣真誠的微笑。感受到重視和關注的寶寶的自信會隨之大增。 *當寶寶半歲多在床上學爬時,你就應該對其做出由衷的贊揚:“寶寶爬得真帶勁,寶寶真是好樣的!”盡管他還聽不懂你的贊美,但他定會體會到大人在肯定自己,由此他的自信會更加充足。 *寶寶剛剛學說話時,可能會把“牛奶”說成“牛萊”。此時不必急于糾正他的發音,更不要譏笑他。不妨耐心地等一段時間再教他,相信他肯定會做到字正腔圓的。要知道,在寶寶的學話階段,來自大人的任何急功近利或冷嘲熱諷都會讓他喪失學習語言的信心。 *寶寶學用餐具時撒潑了飯菜,此時你千萬不要為了避免麻煩而索性“代勞”。因為“行為倒退”會使得他對自己的動手能力產生懷疑。 *讓寶寶多做點小事,如要求“把筆遞給媽媽好嗎”或“請幫爸爸關上門”等等。孩子每次完成嘗試后,你都應該不忘作出道謝。無疑,成功和道謝都會使他信心備添。 *學會傾聽寶寶的傾訴。只有通過耐心的傾聽,大人才能發現孩子問題的癥結所在,進而快速有效地予以解決。而每次寶寶心結的迎刃而解都可能最大程度地恢復其自信心。 *不要小看寶寶獲獎的小紅花、小金星——不妨將它們安置在寶寶房間的醒目位置。事實上,榮譽比贊揚更能提升孩子的自信。 *準備一個玻璃柜,展出寶寶的手工、書法和圖畫作品。成就感也會平添孩子的自信。 *讓你的家庭生活充滿溫馨——這會讓寶寶心態寧靜平和,而這種心態反過來又有助于寶寶“自我感覺”良好。 *注重培養寶寶擁有一顆“平常心”。要知道,如果一個孩子有了太多的“好勝心”,那么他就可能難以抗擊波折或痛苦,甚至每每遇上失敗或挫折便一蹶不振。 *為寶寶多多提供成功的機會。要保證孩子經常獲得“成功”,便應該多多向他們提供種種他們“力所能及”而不是“高不可攀”的“任務”。 *表揚要及時、真誠、中肯、具體。有的孩子十分敏感,特別是對來自大人的表揚容易起疑,懷疑大人僅僅是“說著玩”。明智的做法是:在日常生活中抓住孩子展現出他們“聰明能干”的每個實例及時作出具體的肯定。如說孩子“你畫的花兒真美”,就比空洞地贊美“你是個出色的小畫家”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給寶寶更多的關愛。兒童心理矯正專家早就發現,被包圍在關愛氛圍中的孩子,往往比那些缺乏關愛的孩子更具自信心。這是因為親人的愛是孩子信心的依附和支持。 *自己為寶寶樹立樣板。想讓孩子充滿自信,父母自己首先也須有自信。 *引導孩子認可自己的長相。如可告訴他,他的個子雖矮,但動作靈活、形體健美同樣值得稱道。其實,孩子的許多不自信可能來自對自己長相的疑慮。 *耐心地聽寶寶講故事,寶寶唱歌時予以應和,寶寶說笑話時跟著會心地大笑——大人的參與往往使得孩子感到受到尊重,而這又是生成更多自信的催化劑。 *讓寶寶結交盡可能多的朋友。贏得友誼本身便可激勵寶寶克服失落或沮喪。 *幫助寶寶克服困難實現夢想。對五歲孩子來說,要自行制作一架模型飛機確實很難。但父母還是積極為孩子準備材料和圖片,幫助他實現夢想。孩子從此對自己的才干更是信心十足。 *不妨面對孩子如實承認自己的過失,如騎車撞上了樹等,讓孩子知曉:人人都可能犯錯誤。這樣在他自己有過失時便不會陷入自暴自棄的泥坑難以自拔了。 *嚴禁體罰。因為打罵可以對孩子的自尊、自信起極大的負面影響。 *帶領孩子參與種種社區活動和旅游活動。見過世面的孩子往往更具自信。 *不要刻意改變孩子的個性,因為這只會讓他感到不安和悲觀。不妨順其自然再善加誘導。 *有意淡忘負面的經驗或經歷。幼兒的自信喪失可能是以前某些負面的“經歷”使然。故父母不妨有意幫助孩子淡忘,如最簡單有效的辦法閉口不談。 *讓孩子參與家中某些事情的決策。如購物時可征求他的意見:“你看買哪一種燈好看?”主人翁的感覺會使他覺得自己的重要,進而會進一步肯定自己。 *多說幾遍“我相信你能行”。這句話對寶寶有一種潛在的激勵力量,特別在孩子退縮畏難時可起到鼓勵之效。 *當然,自信也應有“度”。大人對寶寶的夸獎和鼓勵也要有一定的分寸。對于個別自滿的孩子,不妨在他旁邊敲敲邊鼓,讓他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自以為是的“超人”寶寶和缺乏自信的寶寶同樣是不受歡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