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有本能的恐懼反應,害怕突然和大的聲音、怕失去平衡; 6~9月的嬰兒由于視覺的出現開始害怕陌生人或生疏的環境; 1~3歲 懼怕動物、昆蟲、陌生的人或環境、龐然大物的出現、面帶皺紋的老人,怕離開父母、黑暗、孤獨等; 4~5歲 這一時期的兒童害怕妖怪、魔鬼、閃電、雷擊、警報聲等,特別害怕晚上的時候父母外出; 5歲以后 5歲以上的兒童對動物的害怕開始減少,但害怕黑暗、鬼怪、身體損傷、犯錯誤受到批評等。 應對辦法 過于強烈和持久的恐懼也不利于兒童心理的健康發展。因此,為了幫助寶寶走出恐懼的陰影,爸爸媽媽應做到: 1、 不要頻繁更換照顧人 心理學研究證明:父母與孩子所建立的良好的親子依戀關系能使孩子有安全感,敢于探索和冒險。為了使寶寶獲得安全感,你應當在平時照顧寶寶的過程中,細心、敏感,能夠及時滿足寶寶的要求。 2、 安全、溫馨的生活環境 讓孩子遠離恐懼,外界環境對他的影響是很大的。首先,你應當盡可能保證寶寶活動空間的安全系數,避免出現各種意外的安全事故,不要過于人多嘈雜,更要遠離噪音、爭吵、打斗,使其保持愉快穩定的情緒狀態。此外,不要讓寶寶受到過于突然和大的刺激。 3、適當鍛煉 防止寶寶害怕,不能只是消極地保護,適當地鍛煉是增強寶寶恐懼免疫力的有效途徑,比如,對于周歲以內的寶寶,經常讓寶寶練習坐、立、爬等動作,可以減少寶寶對身體運動的恐懼;經常帶寶寶到室外活動,擴大寶寶的交往范圍,可以減少他對陌生人的恐懼 4、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 教育對寶寶的影響是很大的,作為爸爸媽媽,你應當格外注意對寶寶的教育方法 小貼示 如果成長經歷中曾經有過不幸的經歷,如火災、地震、戰爭等,孩子的心中就會留下恐懼的陰影;如果曾經受過某種刺激,當刺激再次出現時,孩子就會條件反射地產生恐懼的情緒,而且還有可能擴展到其他與之相關的事物。比如,兒童本來并不怕打針,當有過一次被刺痛的體驗后,再看到醫生使用注射器就馬上和疼痛聯系起來,結果對打針以及對醫生和注射器都會產生恐懼情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