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貼
一個男人或一個女人,經歷過兩次婚姻,到底是生命的缺憾,還是生命的完整,似乎沒有辦法找到答案。我們只能說,任何事情都是相對的,婚姻也一樣。在缺憾中尋求完整,這可能是人們共同的希望。但是,第一次婚姻的失敗,會在很多人的生活中留下難以消失的陰影,在情感如此飄忽的年代,他們更是談婚色變,或者畏而止步。
一個名叫依瑤(化名)的女子,四十多歲的時候,再次踏上婚姻的紅地毯。她用全部的智慧和愛情,撫慰兩顆曾經受傷的心靈,維系兩個原本陌生的家庭,讓再婚人生更加精彩,更加和諧。她說,第一次婚姻好比火焰,成于斯也敗于斯;再婚好比醇酒,歲月就是酒窖,愈久彌香。關鍵在于——你要找到那個酒窖的入口。
讓我們隨著她輕柔的敘述,走進那個迷人的入口。
中年人誰都有歷史,不可能是白紙一張。但不管過去寫滿了什么,都已經過去了。
問題:再婚家庭中最普遍的一個現象,就是希望知道配偶過去的婚姻狀況,進而鬧出許多矛盾。尤其是女人,她們即使在理智上知道不應該打聽丈夫婚前的事情,但她們往往會用撒嬌的口氣說出來——我是你愛過的第幾個女人?
依瑤說:重提對方往事是再婚夫婦的大忌。你曾經愛過誰,這個問題其實太愚蠢,因為他的過去和你沒關系。不要揭對方傷疤,不要問有沒有情人,他的回憶是他的。中年人誰都有歷史,都有各自的故事和過往,不可能是白紙一張。但不管過去寫滿了什么,都已經過去了,只有今天、只有現在是重要的。
而今天,對于重組家庭的人依然是一張白紙,你必須用智慧去畫最新最美的圖畫。
做到這一點確實很難,而且有很多理由讓人們去舊事重提。比如說,我要了解他才能共同生活,不知道他的過去怎么了解?我不這樣認為,了解一個人,是要了解他的品性、觀念、能力等等,而這些不在過去,在他的身上,你的眼睛可以看到,你的心靈可以感受到。再婚確實要慎重,而初戀時的目標是理想化的,選擇愛人要找最好的,盡管自己都不知道最好是什么標準。但再婚就不同了,不是選擇最好的,而是最合適的。
那怎樣才是最合適的呢?首先要確定的是,這個時期婚姻的正確選擇不再是年輕的新鮮感,而是精神伴侶。
我想人到中年,對自己需要什么樣的伴侶,都會有自己的標準。這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比如有人以經濟條件為適合標準,有人以性格脾氣為首要標準。而我們兩個人,真正是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主要是我們的受教育背景、成長的時代背景、思想道德觀念、人生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以及對事物的分析能力,在這些很重要的問題上,我們非常一致,非常默契,這就給家庭和諧打下了基礎。我覺得男女相互適合就是新意義上的“門當戶對”,一個部隊家庭長大的女孩,最好也去找一個部隊大院里長大的男孩,因為他們有共同的背景,有共同的語言。
說到底是文化基礎一致。這一點是必須了解的,比老公愛過誰重要得多。我先生他在學院工作,前妻比他小很多,F在很多中年男人再婚,非要找年輕的女孩,這種結合基礎就是不和諧的,朝夕相處一定會矛盾重重,因為年齡會產生代溝,最終又落得個勞燕分飛。
也許我先生有這方面的教訓,所以我們認識以后,他對我一直是鍥而不舍,認定我才是他最適合的,而我只比他小兩歲。
為什么他認為我是最適合的?除了前面講的共同點以外,他非常欣賞我的思想與能力。長得漂亮不是最重要的,面貌只能吸引別人一時,內在的美才能共度終生。
我是外省人,1996年來杭州,先后在廣告、傳媒行業工作。我來時形單影只,舉目無親。我和前夫是最早下海經商的那一代人,我們在一起生活一起共事,由于沒有經驗,在與外商合資的過程中損失幾十萬元。當時我是法人代表,我和前夫之間的問題不是情感方面的,他也沒有外遇,我們是觀念分歧,導致很多問題出現。我成了債務人,兩個人談離婚,我也知道兒子只有十來歲,正是最敏感的時期,可當時迫于無奈,孩子跟了父親。一夜之間,我的事業,我的家庭,都沒有了。但回過頭來說,我并不后悔,如果那時期大家都抱著鐵飯碗不放,都不去拼搏,不去嘗試,我們怎么進步?
而且當時我不僅有鐵飯碗,還有一個很好的家庭,我的父母都是領導干部,但我不想留在他們身邊。我對父母說,我要出去闖闖,我身上有家族血統,我會拼搏。
我來杭十年,真的抵得上一般人的三十年。因為我沒有時間可以拖得起。浙江改革開放的氛圍非常適合我,我在學校學的專業是財務和企業管理,但后來做的卻是另一行,以經營為主。我喜歡這種跨專業的工作,它能讓一個人發揮更大的潛能。我做事目標明晰,決策果斷,同事和朋友們都說,跟你在一起,永遠都充滿活力、充滿朝氣。
通過工作這個平臺,我認識了很多人,其中一些人成為我日后生活中極其重要的朋友,包括我的丈夫。
我們是在一次飯局上相識的,那是上個世紀最后一個夏天。中年男女的感情,不像年輕人那樣一見鐘情或是非你不嫁非你不娶的那種,而是會更加深沉和理智,升溫雖慢卻會越來越溫暖。一年之后,他在香格里拉飯店牽著我的手,一身雪白的婚紗,鮮花鋪滿了紅地毯。我喜歡紅和白,女人需要明艷的天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