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想討論一個永久的話題,一個永遠也說不清的話題!
婆婆和兒媳到底該怎么相處?
老公家境不是很好,但是我沒計較,我想只要老公人對我好就行了。
我想我是幸運的,老公一家人都對我很好,尤其是婆婆對我照顧有佳。因為我是湖南人,只身一人來到連云港,首先面臨的就是口味問題,一開始我不大習慣蘇北這邊的口味,吃得很少,婆婆就會想著法子做些口味好點的菜給我吃,有時還照著菜譜學做湖南菜。在家從來也不舍不得讓我干一點活,只要是我有點頭痛腦熱的就虛寒問暖。我是一個不會說好聽話的人,即使是知道婆婆對我千般好,我也不會說些動聽的話去哄她開心,幸好婆婆并不計較這些,不過我會偶爾表達一下自己的心意,我會到某個季節給婆婆買上一件衣服或扯上一塊布料,婆婆每次都不高興的說不要花那個錢,但是我知道她心里還是很開心的。因為每次我給她買新衣服的時候,她都會在同事面前提起說是兒媳給買的。我想她這也是在別人面前表示對我的滿意。
就這樣過了三年,兒子降臨了,月子里婆婆精心伺候著我和兒子。月子過去了,一般情況下,兒子應該是我帶過夜了。但是婆婆說年輕人睡覺沉怕我帶不好,再則我白天還要上班,晚上睡覺要睡不好的話,白天上班也會沒精神的。因為婆婆以前是婦產科也帶過孩子,我想她帶小孩會比我帶的好,就這樣婆婆幫我白天黑夜的帶兒子,直到兩年后我想帶兒子回湖南,我怕兒子到晚上認人,才慢慢的把兒子帶回到身邊。(順便說明下,我不是不管兒子,只要是有時間,我還是親自帶,喂飯洗澡也還是我親自做,到晚上也是洗漱之后等兒子跟婆婆上床準備睡覺以后才離開的)
兒子在我們精心照顧下長的很好,很聰明。可是天有不測風云,在兒子四周歲時,也就是2010年8月分被診斷出白血病。這個消息就像是一個驚天雷,一下子劈得我們承受不過來。婆婆一個勁的哭。8月23日,在沒帶任何行李的情況下,和我們趕到上海兒童醫學院(我本不想讓她跟著去的,因為她暈車,年紀也大了,但她仍然堅持要去)這一去我們就輾轉到了蘇州,在蘇州一呆就是半年,婆婆其中沒有回過一次家,我知道對于一個60多年沒離開過家的老人來說,在外是多么的不適應,更何況心愛的孫子又得上了如此之大病,婆婆該是承受了多少身體和心理的煎熬。
人遇到大事的時候,難免脾氣會急躁,那么矛盾也會自然而來,剛到蘇州的時候,因為兒子的病不能再外邊買東西吃,怕不干凈感染后,后果就不堪設想,我們必須在外邊找房子做飯。時間急,我們又人生地不熟,一個月之內,我們找了三個地方,也被別人趕出來好幾次,做飯的地方條件很差,又悶又熱,地方也不穩定,連我自己急得眼睛都沖血,考慮到婆婆身子胖怕熱,怕她經不起折騰,沒做過飯的我主動去做飯,叫婆婆在醫院看孩子,做飯不容易,但是在醫院陪孩子也不是那么簡單的事,婆婆在醫院悶的很。脾氣也漸焦躁,我兩頭都得做也應付不過來,之前從沒有過矛盾的婆媳出現了裂縫。一個半月以后天涼了,做飯的地方也穩定了,考慮兒子治病的時間長,以后還得我自己護理,我和婆婆換了過來,畢竟母子連心,我護理兒子半個月后,兒子特別依賴我,隨著化療的藥下得越來越猛,藥物的刺激下,兒子的脾氣越來越壞,越來越不安,他根本不讓婆婆靠他的身,還對她發脾氣,婆婆氣的直哭,還連帶也對也我生氣,不理我,背地里跟人說是我教兒子這樣的,幸好同房的病友還好,跟她說我根本沒那樣,只有在她不在的時候我會教育兒子給他講道理,告訴他奶奶對他怎么好,不能那樣對她。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慢慢我們適應了醫院的環境,適應了藥物給兒子帶來的一切情緒變化,后來我們也彼此慢慢互相理解了。全心全意,共同渡過在醫院的那半年。
2011年3月初,婆婆回到了闊別半年之久的家中,因為我要繼續上班,吃飯吃藥,都得婆婆記得按時給他服下,她都是毫無怨言,不辭其咎的承擔起來。
而在這一段時期,我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來表示我的感激之情(因為經濟上不允許了),不能像以前那樣時不時給婆婆買點什么,我唯有在心里真心的感謝她。
在此我要對所有的婆媳說,婆婆對兒媳懷有慈愛之心,兒媳對婆婆懷有感恩之心。彼此寬容,彼此諒解。那么婆媳也能是母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