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27|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孕期卻遭遇婆婆的運動體罰

          [復制鏈接]

          66

          主題

          67

          帖子

          150

          積分

          幼兒園小班

          Rank: 2Rank: 2

          積分
          150
          QQ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fā)表于 2011-6-2 21:56: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最近狀態(tài)很是不好,想請你幫我分析分析。謝謝你了。是這樣的,我是一個嬌生慣養(yǎng)的深圳女孩,大學畢業(yè)后本想就在深圳找個本地人安安穩(wěn)穩(wěn)的嫁了,但是陰差陽錯的,我和一個農村男孩沾上緣分了,最糟糕的是還害得我對他死心塌地,非他不嫁了。老爸老媽都是唯我最大的主,自然經不起我的軟硬兼施,最后也終于喪失了立場。

            本來農村和城市人結合也是很正常的事,我們都沒有啥偏見。但是漸漸地我就看到問題所在了。由于今年是我父母結婚30年,我在歐洲的舅舅特意邀請父母去做半年旅行,這個舅舅打我出生了就見過一次,但對家里人一直照顧有加。我當時表現(xiàn)的很積極,強烈鼓動爸媽去歐洲度假旅行,那樣我就可以和老公過舒服的二人世界了。誰知道我偉大的計劃沒得逞,就給自己找了一大堆不痛快了。我懷孕兩個月了,老公很體貼,一句不差錢,讓我樂顛的休了產假。可這事讓農村婆婆知道了,緊張的不得了,立馬大包小包趕過來要給我補補身子。

            那日子真的叫苦不堪言啊,我整天就被中藥味十足的瓶瓶罐罐給折騰死了,然后一大清早就被婆婆從被窩拽出來鍛煉。婆婆喜歡跟我嘮叨她的傳奇故事,說懷老公的那會,8個月了還在上樹。我的媽呀,我當時就想叫苦,你那是啥年代,不是沒有辦法么?我剛想從那些老年運動隊中歇下陣來,婆婆就拉起我二話不說,馬不停蹄的跑起步來,我這嬌生慣養(yǎng)從不運動的人怎么能比過至今都還健步如飛的婆婆啊,好幾次都想發(fā)火了。她還在那說教:說多運動對胎兒有好處,還說以后自己的孫子可一定要結結實實,胖胖墩墩的,不要再像我老公那樣了。我休假感覺比上班累多了,一天喝三大罐中藥雞湯,早晨跑三里路,晚上還得陪婆婆練練5個公交站臺的腿。我理解她的苦心,所以很多時候都不怪她,但是這樣折騰下去我真的快要崩潰了,周末還得拽上老公去爬山,這簡直把我們做運動機器了。

            我現(xiàn)在都4個多月了,再這么下去,我估計想死的心情都有了,我不知道要怎么辦好?請非文老師給我出出主意吧。

            回復:

            你婆婆的出發(fā)點是好的,但是她可能太過顧及效果了,但作為后輩,不應該直接否定她,因為她從那個年代走來,確實已屬不易,而且辛辛苦苦把你老公拉扯大,讓他從農村走到城市。光這一點,就值得后輩們尊重,但尊重不等于毫無批判的接受和不分青紅皂白順從。再任由這樣折騰,我估計你也會崩潰的。只能說,上一輩的方法,代表了上一輩的特殊社會情況和特殊情感,但是用在當下,不一定是適合的。那么,作為年輕的后一輩人,在面對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都不盡相同的情況,又該如何處理好呢?

            我覺得你可以暫時安排自己去上班,這樣既可以避免和婆婆直接沖突,又可以化解一些不必要的摩擦,當然啦,也是給自己找個出逃的籍口啦,這樣你就可以名正言順借口工作太累而懶惰點咯,等到工作一段時間后,估計你父母也快回來了,而你婆婆也自然而然就會放心的回去啦。再者,你可以通過丈夫來進行一些必要的交接,讓丈夫好言好語的對婆婆進行一些勸導(切忌言語過沖,容易傷到老人心的),使你婆婆的意識能進行一些現(xiàn)時代的轉換,這樣以后的日子相處起來也會融洽許多。當然,有時候,你會覺得這樣很憋屈,但你仔細想想,她這么做也是為了自己好,也是為了孩子好,如此多想幾次,你就會釋然了。

            如果實在覺得一刻也忍受不了,那就只能把你的父母都召回國來,婆婆自然會隱退了,但那樣豈不是讓父母的度假之旅多了些遺憾么?其實也有一個很損的方法,那就是使出吃奶的力氣堅持幾次,拉著你婆婆多跑幾圈,讓婆婆知難而退,再也不敢拉你出去了。
          我想生龍鳳胎…~誰能告訴我怎么生~??????
          2#
          發(fā)表于 2011-6-2 22:30:10 | 只看該作者
          光這一點,就值得后輩們尊重
          3#
          發(fā)表于 2011-6-2 23:50:00 | 只看該作者
          作為年輕的后一輩人,在面對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都不盡相同的情況,又該如何處理好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