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公是安徽農村的放牛娃,結婚后我們自己住,公婆很少到杭州來。我們關系一直不錯,除了因為一直沒要寶寶,婆婆忍不住經常要嘮叨,其他都很好。10年懷孕了,7、8月份杭州最熱的時候,婆婆過來陪我這個大肚婆,每天上午,晚上散步一個小時都跟著我。其實婆婆身體不好,走久了就會累的。 在19樓經常看到,寶寶出生后婆媳關系會惡化。不過我算是比較幸運的。婆婆對我們母子都很好,我們相處的很融洽。做月子的時候,我們請了月嫂,公公婆婆每天一大早去買魚、買肉、買菜,買回來婆婆就開始收拾。公公打掃衛(wèi)生。月嫂說,新生兒要少抱多躺,他們也不會硬要來抱寶寶。我大部分時間都躺在床上,很多事情都是麻煩婆婆照顧的。月嫂我一連請了好幾個月,后來她告訴我:你婆婆不錯,家庭氛圍好,我們愿意多待,有的家里冷冰冰的,我們都不愿意留下。月嫂走了以后,婆婆又承擔了更多照顧寶寶的任務。我屬于膽子小的一類人,不太敢動寶寶,怕弄疼了他。婆婆每天給寶寶洗臉、洗屁屁、穿衣服。帶寶寶出去玩,婆婆也爭著抱。婆婆每頓都給我單門燒菜、燒湯,就是為了奶水多一些。不像有的奶奶,想孫子給自己親,就不讓孩子吃母乳。 畢竟生活的環(huán)境不一樣,我們之間也有過矛盾。月子里的時候,我很敏感,婆婆不經意的一句話也能讓我傷心不已。有時候,我說話很沖,婆婆也楞上半天。他們想省錢,總是買便宜的菜,炒菜放油放鹽太重,衛(wèi)生習慣也不一樣。他們看我們花好幾千請月嫂就覺得心疼,育兒觀念也不一樣。反正不理解的地方也不少。不過,我想要是婆婆走了,老公就會很傷心,也會很辛苦。估計婆婆也是這么想的,也擔心別人照顧不好寶寶。為了我們共同守護的人,我們努力互相理解,過了磨合期就相處的很開心了。老公也充當了我們婆媳的磨合劑,這邊說說那邊說說,就把矛盾化解了。我會把一些暫時不用的東西交給婆婆,婆婆總是能找到用的機會。我也會在網上找電視劇給他們看。互相發(fā)揮長處,日子越過越好。 婆婆每天要上下樓,一出去不舍得坐車,又要走好遠。在家里也是不閑著。結果身體疲勞了,舊疾復發(fā)。因為不放心寶寶,一直堅持著沒去看。一個多月前把寶寶姑姑叫來看寶寶,才安心回老家動手術去了。看多了電視劇、看多了網上的帖子,老是說農村的婆婆不好。我覺得我婆婆就很好啊。寫出來告訴大家,不要怕嫁給農村娃,有一個勤勞、樸實的農村婆婆,總比老是對你指手畫腳的城市婆婆好吧。不在乎農村還是城市,關鍵是看個人性格。 婆婆今天下午進手術室了。為婆婆祈禱。愿婆婆早日康復,每天都過的有滋有味! |
|